好的,直臂机(通常指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作为特种设备,其安装(通常涉及初次就位、调试、验收)需要严格的资质要求,以确保安全和合规。以下是安装所需的关键资质:
1.安装单位资质:
*《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必须明确包含“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或“高空作业平台安装/维修”等相关内容。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这是的资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或其授权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该许可证需明确涵盖“高空作业平台”或“升降工作平台”类别,并标明允许安装的级别(可能对应设备的工作高度或平台额定载荷)。安装单位必须持有在有效期内的相应等级许可证。
2.安装人员资质: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直接从事直臂机安装(特别是涉及关键部件吊装、连接、调试)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证》。该证件的作业项目应包含“高空作业平台安装”或类似表述。证书需在有效期内。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如果安装过程涉及高处作业(通常都会涉及),安装人员(如电工、焊工等辅助工种)可能还需要持有住建部门颁发的相应工种的证件,例如“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证等。
*《电工证》、《焊工证》:如果安装涉及电气接线或焊接作业,相关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应急管理部门(原)颁发的相应特种作业(如低压电工作业证、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证)。
3.设备制造商授权(通常强烈建议或合同要求):
*虽然非强制性法规要求,但设备制造商通常会要求或强烈建议由其授权的代理商或服务商进行安装调试,以确保符合技术要求、使用原厂配件、享有质保。用户合同中也可能有此规定。制造商授权书是性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4.安全生产许可证(安装单位):
*作为从事施工活动的企业,安装单位通常需要持有住建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证明其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能力。
5.保险:
*安全生产责任险:国家强制要求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投保。
*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强烈建议购买,以覆盖安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设备损坏、人员伤亡或对第三方造成的损害风险。
关键注意事项:
*资质匹配:安装单位的许可证等级必须覆盖待安装直臂机的参数(如工作高度、载荷)。安装人员的证件必须与其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相符。
*作业方案与安全措施:安装前需制定详细的安装方案(含吊装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安全交底。涉及危险作业(如吊装、动火、高处)需办理审批手续。
*场地与环境:安装现场需满足设备进场、吊装、支腿伸展等空间和地面承载要求。
*监督检验(部分地区):根据当地规定,安装过程可能需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安装完成后需进行验收检验并取得检验合格报告。
总结:直臂机安装的资质在于安装单位持有有效的、涵盖该设备类别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以及现场安装人员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其他必要的特种作业。制造商授权、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充分保险是重要的补充和保障。务必在施工前严格审查所有资质文件的有效性和匹配性,并确保作业符合安全规范。






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机)中的继电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控制系统与高功率执行部件(如电机、电磁阀、液压泵等)之间的关键接口和智能开关。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信号控制大负载(功率放大与接口):
*直臂机的操作面板(地面控制台或平台控制盒)产生的控制信号(按钮、开关、手柄输入)通常是低电压、小电流的电子信号。
*驱动臂架伸缩、旋转、行走、升降等动作所需的电机、液压电磁阀、泵站电机等设备功率很大,需要高电压(如24V,48V直流或更高)和大电流。
*继电器充当桥梁。控制面板的微弱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的线圈端,产生磁场吸合内部的触点。这些触点就像开关,但能直接接通或断开流向大功率负载的强电流电路。这样,操作员的一个小动作就能安全、可靠地控制巨大的机械力量。
2.逻辑控制与功能实现:
*直臂机的动作往往需要复杂的逻辑组合(例如,必须先放下支腿才能举升臂架;平台升降时行走可能被禁止)。继电器(特别是多个继电器组合或与PLC配合)是实现这些互锁逻辑的基础元件。
*通过继电器的常开(NO)、常闭(NC)触点的不同组合连接,可以实现“与”、“或”、“非”等基本逻辑功能,确保设备按照安全规程运行。
3.安全保护的元件:
*直臂机配备众多安全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幅度/高度限位开关、过载传感器、紧急停止按钮、平台门锁开关等。
*这些传感器的信号通常直接或间接控制安全继电器或参与安全回路。
*当检测到危险情况(如超载、倾斜过大、到达极限位置、急停按下、门未关好),相应的传感器会动作,触发继电器断开其触点,从而立即切断相关危险动作(如举升、伸缩、旋转)的动力源主电路,强制设备停止或进入安全状态。这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一道电气防线。
4.多点操作与信号路由:
*直臂机通常有地面和平台两个控制点。继电器网络负责在这些控制点之间切换控制权(例如,“地面/平台”选择开关),并将操作指令正确地路由到相应的执行机构。
5.电气隔离保护:
*继电器的线圈电路(控制侧)和触点电路(负载侧)在物理上是隔离的(只有磁耦合,没有电连接)。
*这种隔离非常重要,它能:
*保护低压、精密的控制电路免受大功率负载侧可能产生的电压尖峰、浪涌电流或电气噪声的干扰和损坏。
*防止负载侧的故障(如短路)影响到控制侧,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结来说,直臂机继电器的作用是:
>将来自操作员或控制系统的微弱指令信号,安全、可靠地转换为能够驱动大功率执行机构(电机、电磁阀等)的强大开关动作。它不仅是实现各种复杂动作功能的“肌肉开关”,更是构成安全保护回路、执行关键互锁逻辑、提供电气隔离、实现多点控制的“神经”和“安全卫士”。没有可靠的继电器系统,直臂机的安全、和多功能操作就无从谈起。
(注:现代直臂机越来越多地使用PLC和固态继电器/接触器,但基本原理和作用——小控大、逻辑、安全、隔离——仍然是相通的。继电器,无论是电磁式还是固态式,其功能定位不变。)

升降机(电梯)的超载保护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安全装置,其目标是防止电梯在载重量超过其额定能力的情况下运行,从而避免潜在的设备损坏、钢丝绳断裂或制动失效等严重安全事故。其实现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超载检测(环节):
*称重传感器:这是的元件。通常采用应变片式称重传感器,它们被战略性地安装在:
*轿厢底部:常见的方式。传感器(通常4个或更多)安装在轿厢框架与轿底之间,直接测量轿厢及其内部载荷的总重量。
*曳引机承重梁/底座:测量作用在曳引机上的总负载(轿厢、对重、钢丝绳等的综合力)。
*轿厢绳头组合处:测量钢丝绳施加在轿厢上的拉力。
*工作原理:当载荷施加时,传感器内部的应变片发生微小的形变,导致其电阻值改变。这个电阻变化通过惠斯通电桥电路转换成微弱的电压信号变化。
*信号处理:微弱的传感器信号被送到电梯控制系统(通常是PLC或微控制器)中的称重仪表板或信号调理模块。在这里,信号被放大、滤波(消除振动等干扰)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2.控制逻辑判断(决策环节):
*控制系统将处理后的实时重量信号与预设的额定载重量(Q)进行比较。
*系统通常设定两个关键阈值:
*预警阈值(例如90%-95%Q):当载荷接近额定值时,系统可能通过轿厢内的指示灯或声音提示(如蜂鸣器)提醒乘客注意,但尚不阻止运行。此功能非强制要求,但常见。
*超载动作阈值(100%Q或略高,如105%Q):这是安全红线。一旦检测到载荷达到或超过此阈值,系统立即判定为超载状态,并触发保护动作。
3.保护动作执行(响应环节):
*声光报警:轿厢内(通常位于操纵箱上方或明显位置)的超载指示灯(常为红色)会亮起,同时蜂鸣器或语音提示会持续发出警报声,明确告知乘客电梯已超载。
*禁止关门/保持开门:控制系统会取消关门指令(如果门正在关闭则令其重新打开)或阻止关门操作(即使按下关门按钮也无效),使轿门和层门保持开启状态。
*禁止启动运行:控制系统会断开电梯的运行方向指令和主驱动接触器/变频器使能信号,确保电梯即使在有运行指令的情况下也无法启动。
*取消已登记指令:有时系统会自动取消轿厢内所有已登记的楼层呼叫指令。
4.复位与恢复:
*只有当超载状态被解除(即足够多的乘客离开轿厢,使实测重量持续稳定地降低到超载动作阈值以下),报警才会停止,超载指示灯熄灭。
*此时,控制系统恢复正常逻辑,允许乘客操作关门按钮关门,并登记运行指令,电梯方可正常运行。
关键技术与设计要点:
*精度与可靠性:传感器必须、稳定,能抵抗电梯运行中的振动和冲击。系统需定期校准。
*冗余与自检:系统可能采用传感器冗余配置或具备自检功能,在传感器故障时能安全失效(通常表现为认为超载,禁止运行)。
*防抖动处理:软件算法需过滤瞬时载荷波动(如乘客跳动),避免误动作,但需确保对持续超载的及时响应。
*符合标准: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国际电梯安全标准(如GB7588,EN81-1/2,ASMEA17.1),对超载检测精度、响应时间和保护动作有明确要求。
总结:升降机超载保护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轿厢载荷,由控制系统判断是否超载,并果断采取声光报警、禁止关门、禁止运行等联锁保护动作,强制要求减载直至恢复正常状态。这是一个闭环的、以安全为优先级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石之一。
